为了强化校外专家在我校本科生培养中的作用,让有一定专业基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更多地了解国内外矿物加工技术的最新进展,同时也让青年教师开阔眼界、成为教育创新的生力军。2017年6月26日-2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圣彼得堡工程科学院院士、矿物加工工程专家孙传尧、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Bern Klein教授、中国五矿集团科技管理部副总经理何发钰、北京东方燕京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宏、中国黄金集团建设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松荣、北京华宝技贸公司张金钟经理分别应矿物加工工程系邀请,为全系师生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其中,6月26日下午在逸夫楼704多媒体教室孙传尧院士进行了题为“基因选矿与和谐选矿”的学术系列讲座的第一讲。矿物加工工程系教师以及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
孙传尧院士,现任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复杂多金属矿石选矿工艺和浮选理论研究,在钨铋钼、铅锌、铜镍、锂铍钽铌等复杂多金属矿选矿领域做出重要贡献。领导并参加柿竹园十年国家科技攻关全过程,采用主干全浮流程和自主工业开发的高效螯合捕收剂,攻克黑白钨和硫化矿物及多种含钙矿物浮选分离的难题,使我国独创的钨铋钼复杂矿选矿新技术柿竹园法获得成功,是世界钨选矿技术的重大突破。
孙传尧院士在本次学术讲座中表示,传统的矿物加工技术存在很大弊端,如开发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重复试验工作造成的浪费等。虽然选矿厂处理的矿石千差万别,但它与矿床成因、矿床类型和矿石、矿物等固有的基因有内在的联系。因此,开展基因矿物加工工程研究可望对传统的选矿工艺技术开发有突破性的创新。
此次讲座主要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基因选矿与和谐选矿,在前两个小时的讲座过程中,孙传尧院士主要对基因选矿进行了系统讲述,包括影响矿物分离特性的矿石、矿床基因、矿石的结构构造基因与可选性的关系、矿物的晶体结构及其它物性的基因。随后,又对基因矿物加工工程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包括矿物、矿石和矿床基因特性的研究与测试、建立并利用大数据库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与基因矿物加工技术深度融合、有限的选矿试验验证、工程转化及数据反馈进行了系统介绍。
在后两个小时的讲座中,孙传尧院士对和谐选矿进行了深入总结并强调和谐选矿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矿物资源的和谐、人们开发的矿物加工工艺流程、技术装备与矿石可选性之间的和谐。尊重矿物的物性,不与矿物斗气,学会与矿物和平共处不搞重压重拉,制定的工艺流程在稳定的工艺过程中,能平和高效地将矿物分离。在此基础上,对典型的和谐精细工艺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
孙传尧院士丰富的工作经历、深厚的理论功底、深入浅出的讲述赢得了在座师生的阵阵掌声,尤其是孙院士对国内各个矿区的矿石性质、选矿厂工艺流程特点更是耳熟能详、如数家珍。
在27日-29日,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Bern Klein教授以及中国五矿集团科技管理部副总经理何发钰分别在土木楼301多媒体教室进行了题为“Ore Heterogeneity and Sensor Based Sorting”以及“国家十三五资源发展战略”的学术讲座。我系教师及本科生、研究生共计40余人聆听了本次学术报告。
Bern教授,现任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煤与矿物加工(CMP)实验室设施中心的教员主管,工业矿物创新中心(CIMI)主任,长期从事超细磨、高压磨辊、非牛顿矿物泥浆的水力输送、矿山机械一体化、连续离心重力浓缩、废石中有用金属元素浸出、矿物悬浮液的流变学等基础研究。
Bern教授结合自己研究的经历,详细讲述了在矿物加工过程中矿石非均质性与传感器在分选过程中的作用,重点介绍了矿物解离、分选、组分非均匀性、分布非均匀性与矿石粒径之间的关系。有丰富矿物加工项目科研经历以及企业管理经验的何发钰副总经理对“国家十三五资源发展战略”进行了重点解读,深入分析了未来五年以及更长时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源等问题,解析了未来资源利用,尤其是选矿行业的发展方向。
随后,李宏总经理对“现代选矿厂设计”、杨松荣总工程师对“浮选工艺与设备的发展”、张金钟经理对“选金利器-尼尔森选矿机”分别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为期四天的学术讲座过程中,每次讲座结束后,现场的老师和同学们与讲座嘉宾进行了深入交流,提问互动环节气氛热烈。
通过本次学术讲座,在座师生对基因选矿与和谐选矿的思路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对矿石非均质性与传感器在分选过程中的作用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国家十三五资源发展战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大家都感到收获很大,并一致希望系里以后多组织这样的学术讲座。
【供稿:赵洪宇;编辑:刘鹏】